上海新闻
崇明岛即将“双臂齐伸”:南有长江隧桥和市区相连,北有崇启大桥与江苏相通。由相对封闭到全面开放,生态岛崇明既迎来机遇,又面临挑战。发展、民生和生态,如何在和谐共融中继续前行?县有关负责人说,“崇明发展不比地价、工业体量和劳动力成本,而是要以绿色产业引领未来。”
6.8公里的崇启大桥通车在即,将南北两岸的崇明、启东紧密相连。这是继上海长江隧桥建成后,崇明交通地理环境的又一次深刻巨变。据测算,崇启大桥通车后,从启东到浦东机场只要一小时,到外高桥只要半小时。如何抓住机遇留住“过路财富”,又避开与启东的同质化竞争?根据市政府发布的《崇明生态岛建设纲要(2010—2020年)》,到2015年,崇明将初步形成支撑现代化生态岛建设的绿色产业体系。据此,崇明提出生态休闲、会议商务、科教研发、绿色制造、生态农业等将成为重点引进的支柱型产业。县委书记彭沉雷表示:崇明要坚定不移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对已经想清楚、看明白、定下来的目标任务,继续加大推进力度。
生态,是崇明的优势所在。毗邻崇明新城的崇明工业园区,总规划面积9.97平方公里。园区负责人介绍,得益于“隧桥效应”,今年园区有望实现税收15亿元。面对“双臂齐伸”的开放新态势,园区将打造生态岛上首家总部经济园,规划总面积317亩,其规划布局、建筑设计等都将借鉴运用世博园的低碳理念,主打“节能环保牌”。如采用庭院布局方式,以绿化环抱来降低地表热辐射;采用立体人车分流方式,实现低碳办公环境;园区建筑本身也将集成运用污水源热泵系统、主楼立面垂直绿化、屋面雨水收集系统、太阳能屋面供电等多项新技术。总部经济园将启动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的总部经济项目,吸引一批高质量企业落户崇明并成立企业总部,发展产品研发、专业设计、商务办公等。最近,一家生物制药研发企业因在市区发展受用地紧张、成本增加等瓶颈制约,已确定投资2亿多元进驻崇明工业园区,并决定将企业总部迁至园区。“企业看中的,正是崇明良好的生态环境。”
与园区东西呼应的,是开放“桥头堡”陈家镇。陈家镇开发公司董事长张振飞告诉记者,凡是不符合环境标准的污染企业将一律被请出去,引进的产业均需达到低碳、环保、节能的要求。在近日举行的2011东滩·陈家镇招商推介会上,太保养老基地等高端生态旅游度假项目相继落户。陈家镇还设置了主题乐园区,其中包括游览体验、休闲度假、风情小镇、商业购物、文化娱乐等项目,未来有望成为与浦东迪士尼遥相呼应的游乐区域。不久前,上海智慧岛数据产业园也落户陈家镇。据介绍,“智慧岛”是上海“十二五”信息服务业规划发展和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载体之一,“十二五”期间,园区总投资约108亿元,建成后年产值将达400亿元,吸纳就业人员8万人,实现税收3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