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曹操墓”真伪之辨,一时间聚焦各方目光。在复旦大学举行的“用DNA技术辨别曹操后裔和河南汉魏大墓出土人骨”情况说明会上,该校专家表示,“用DNA技术验证曹操墓是完全可行的。”与此同时,也有专家对其可操作性存疑。
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项目负责人李辉介绍,根据遗传规律,Y染色体只能父子相传,且至少在不到两千年时间中不会发生本质的变化。所以研究Y染色体,可以发现人群在父系关系上的迁徙和发展。他指出,DNA验证,关键点有二。一是完整提取出土人骨在遗传基因中的特征标记。复旦大学在基因检测领域拥有一流的专家和设备,曾提取过我国新石器时代裸葬人骨的Y染色体,“与之相比,三国时代墓葬人骨的Y染色体怎么不能提取呢?”
关键点之二,在于几千年后的今天,如何找到并确定曹操的后裔,提取其DNA与出土人骨进行比对。复旦专家解释,同一类型Y染色体的曹姓男子,应该可推断是同一个家族的后裔或者是支系。因此,如果能征集到大量的曹姓男子Y染色体类型,进行测序分类,可推断出曹操应有的特征标记。若再检测发掘出的曹操墓遗骨的Y染色体是否具有这些标记,并结合曹氏家族分布和迁移情况等充分考量,可以得到一个科学的结论。李辉表示,只要样本充足,检测分析半年即可完成。
然而,也有不少专家对DNA检测、比对的可操作性存疑,直言“有点玄”。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遗传部专家王颖表示,完整提取古尸的DNA,在遗传学的技术手段上确实已经成熟,但用于解答曹墓真伪,难点在比对样本的获取和确定。几十代传下来,要找到足够的真正的“曹操之后”样本并不容易。上海交大生命学院现代遗传教研室主任乔中东教授认为,此前有专家曾提到的“以曹植证曹操”方案更具可行性,也就是说,可去山东东阿和河南新乡方面寻找曹植墓中的骨骼做DNA鉴定,两相比照,方法更为直接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