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上海市运用“制度+科技”规范文化市场行政执法行为

来自:上海市人民政府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290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持续深化,我国文化市场日益蓬勃繁荣。与此同时,盗版、涉赌、涉黄等违法违规经营问题也随之而来,监管难度逐渐增大。面对数量庞大的监管对象,面对频繁开展的现场稽查,如何加强对行政执法行为的监督、切实规范权力行使,为促进文化市场规范有序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保驾护航?

  上海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总队自成立以来,始终将规范文化市场行政执法行为作为工作重点,坚持以制度建设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支撑,探索运用“制度+科技”的手段,进一步加强对文化市场行政执法行为的监管。截至目前,该总队共立案查处各类文化市场违法经营案件16000余起,没有发生一起行政复议撤销或行政诉讼败诉案件。

  “多管齐下”提升执法效能

  “不到400名的执法人员,60000多家文化经营场所”,这是上海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总队在日常执法监管中面临的现实情况。为化解“小队伍、大市场”之间的矛盾,该总队着力完善工作机制,借力科技手段,多措并举提升文化市场监管效能。

  该总队与文化广播影视、新闻出版、体育、旅游等部门建立行政执法协作工作机制,定期沟通信息,研究解决问题,提高文化市场整体监管效能。健全与公安、工商、城管等部门的协作配合机制,完善抄告备案、案件移送、信息通报等工作制度,形成良好的综合执法效能。该总队建立“两个60%”的执法工作制度,保证有60%以上人员、60%以上工作时间外出稽查,并把夜间、节假日稽查作为部门年度考核的重要指标,进一步拓展执法的深度和广度。

  同时,该总队还依托指挥监管系统,实时跟踪了解暂扣、罚没非法物品在仓库的摆放位置、出库时间和去向、手续办理等情况。现场稽查情况通过PDA实时输入系统,生成每日执法检查情况日志表,便于加强对外出执法人员的监督。举报信息未按时办理,系统将予以“红色”提醒,督促相关处室及时处置,等等。

  2011年1月至10月,该总队共外出稽查2644次,检查文化经营场所4793个,办理行政处罚案件389件,收缴违法音像制品48万多盘(张)、违法书刊近4万册。

  “信息地图”指明“执法路径”

  过去,由于执法人员数量有限,经常出现日常监管或分散或集中的不均衡情况。如今,哪些场所尚未检查、哪些场所检查频率较高、哪些场所容易发生违法经营问题,等等,看看“信息地图”就一目了然。这张“信息地图”就是该总队建立的“上海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指挥监管系统”。

  该总队运用“制度+科技”手段,将行政法律规范中的执法工作流程固化为计算机程序。从立案、调查、事先告知、听证、作出处罚决定、执行直到复议和诉讼,执法人员每一阶段的工作都必须按照系统的指引完成,系统自动形成相关法律文书后才能进行下一阶段的工作。这样,执法人员的日常工作过程和结果便在系统中留下了完整的“痕迹”,通过追踪这些“痕迹”,不仅可以及时监督行政执法行为、约束自由裁量权的行使,还有助于避免产生有案不查、滥用权力乱检查等现象,大大压缩权力寻租的空间。

  目前,该系统经过二期升级已正式上线运行,包含举报管理、稽查日志、案件审批、仓库管理、统计分析等功能,存储有15类文化经营场所、27000余条相关信息,为执法人员日常监管提供更多便捷。

  制度建设筑牢“廉政防线”

  该总队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制定《文化执法人员廉政守则》,明确“十二条不准”,并把落实情况作为干部考核、任免、奖惩的重要依据。 坚持以“用制度管人、按程序办事”为原则,大力加强行政执法制度建设。先后绘制《文化行政执法流程图》,统一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法律文书样式,明确规范娱乐场所管理、营业性演出管理、音像制品管理等八类行政处罚的自由裁量权,制定《文化市场举报受理工作规范》、《关于罚没(暂扣)物品仓库管理规定》等37项制度,内容涉及业务工作、人员管理、激励约束等多个方面。

  同时,该总队围绕公正检查、规范立案、透明办案、监督执行等重点环节,实行“办案人员提出处理意见、部门负责人审核、法规部门审核、总队领导审定”的四级监督机制,切实加强对办案工作的监督。该总队以确保制度落实为抓手,实行目标管理考核制度,“项目化”推进重点工作,大力加强队伍作风建设。自2006年被列入上海市政风行风测评对象以来,该总队测评分数不断上升。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