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残疾人家庭来了专业社工 嘉定残联公开招标推出二十三个助残公益项目

来自:上海市人民政府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418


  “有了‘我帮你’阳光牵手,医生每月上门为我丈夫免费测量血糖,教会我更好地照顾丈夫;我成年累月陪在丈夫身边,信息闭塞,参加‘阳光相伴’后,结识了同病相怜的兄弟姐妹,在相互倾诉鼓励中、在各项精彩活动中,感受到人生的快乐……”这是嘉定工业区赵厅村残疾人低保户唐建英在感谢信中表达的心声。面对残疾人需求的日益多样化,嘉定区残联尝试向社会力量“团购”助残服务,今年通过公开招投标推出23个助残公益服务项目,目前已惠及5130名残疾人。

  在嘉定区残联编写的《公益服务项目2011版》中,记者看到,很多项目都冠以“阳光”的前缀,如旨在挖掘和培育残障人士艺术人才的“阳光艺术团”项目,为30位重度瘫痪残障人士提供生活护理、社会救助、上门体检、精神慰藉、康复指导等服务的“我帮你”阳光牵手项目。嘉定区残联理事长时洁解释,“残障人士需求各不相同,仅凭残联难免力有未逮,更谈不上服务的精细化。我们希望通过社会组织的专业化、个性化服务,让关爱的阳光普照到残障人士及家庭。”

  社会组织的加入,让残疾人安享度身定制的服务。马陆镇重度瘫痪残疾人老陶正是“我帮你”阳光牵手项目的受益者。由于卧床多年,老陶身体一些部位出现溃烂。在项目专业人员为其进行有效的康复训练后,如今的老陶已能翻身,溃烂处也已痊愈。老陶一家高兴极了,还向残联写来感谢信。以“前店后厂”模式为残障人士搭建培训实习平台的“阳光工坊”,让15名残疾人在2个多月内初步掌握了嘉定传统工艺草编和竹刻的基本技巧,每月还可领到700元生活补贴,穿着统一服装,享受免费午餐。中度残疾的学员小吴在原单位工作时总感觉力不从心,在“阳光工坊”的竹刻学习,让他逐渐找回了自信,“生活更有盼头,父母也为我开心”。

  在服务中发现需求、填补盲区。今年,在嘉定区残联支持下,嘉定镇街道阳光彩虹社工事务所在全市首创公益创投项目“照顾者服务”,为全区65位有需求的一级肢残人照顾者提供“心理氧吧”、护理讲座、咨询、临时照料等服务。

  “如今,我们的身份,在由运动员向教练员转变之后,正向裁判员二次转变。”为了确保项目的健康运作,嘉定区残联引入第三方,从成效评估、满意度测评、财务评估着手,对社会组织推进服务项目进行全过程评估,对需要纠偏事项进行修正。目前,对23个公益项目的年终评估正在进行。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