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上海小木偶的“火柴”“点燃”西部娃的希望

来自:上海市人民政府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511

山里娃团围住上海小木偶(前排左三为魏亚梅)
  驱车几百里山路,新民晚报记者跟随上海木偶剧团把20个从未进过剧院的孩子接进城里看戏――
  
  上海小木偶的“火柴”“点燃”西部娃的希望
  
  这是一条盘旋而上的蜿蜒山路,路的尽头是宝鸡市陈仓区千河镇。
  
  汽车拐过一个个倾斜近45度的弯坡,马达声伴随着飞扬的尘土轰鸣。远远望去,山连着山,近处,则是一间间依山而筑的砖屋,破旧斑驳的墙壁上零星挂着片片干透了的黄泥。时不时有光着屁股的孩童从屋里奔出,好奇地吮着手指,目送汽车离去。
  
  到山里去接孩子
  
  记者21日随演出公司的工作人员去接住在千河镇的孩子们,到宝鸡市里的剧场看上海木偶剧团的童话木偶剧《卖火柴的小女孩》。
  
  宝鸡不富裕,宝鸡的山村更穷。许多山里孩子没有走出过大山,更买不起童话书,只是从老师嘴里听说过安徒生的名字。这次要接来看戏的千河镇三个乡的20个孩子中,没有一个进过剧院。
  
  眼中满是羡慕
  
  沿着倾斜的土路,记者走进初一学生魏亚刚家――两间小屋不到10平方米大,一张土炕占了三分之二空间。一对千疮百孔的人造革沙发、一只陈旧的木柜和几张板凳,便是全部家具。唯一的家电是一台3年前添置的14英寸黑白电视机,能收两个台的节目。
  
  父亲打工每个月300多元的收入,实在无法支持两个孩子读书,魏亚刚的姐姐魏亚梅辍学了。知道弟弟有机会去宝鸡市里看木偶剧,这个女孩子默默地站在一边,眼中满是羡慕。而当带队的老师告诉她,她也可以跟弟弟一块儿去时,女孩子压抑的欢呼和感激的泪水着实令人心酸。
  
  镇政府负责人王晓锋告诉记者,知道市委宣传部要接孩子去看戏,他们高兴得不得了,立刻挨家挨户地去通知。对于只有在村里办喜事丧事时才可能看场电影的山里娃来说,这种机会,实在太珍贵了。
  
  手掌都拍红了
  
  晚上8时整,当大幕徐徐拉开,套一身白色西服的“安徒生”出现在孩子们面前时,20个山里娃把手掌都拍红了。在他们眼里,一切都那么新奇:那十几米高的大型舞台,那一个个精雕细刻、五官匀称,甚至能流眼泪的漂亮木偶,那流光溢彩、生机盎然的逼真场景,让他们几乎每隔5分钟便发出一声惊叹。演出一结束,孩子们便跑上舞台,拉着小木偶的手,久久不愿放开。只读过小学的魏亚梅说出了一句令所有人为之动容的话:“我最喜欢剧中太阳升起的那一刻,它让我看到了希望。”
  
  晚上10时,送孩子回家的汽车缓缓驶出宝烟剧场。沉沉的夜色中,20名孩子欣喜的笑脸显得格外明亮―――小木偶的“火柴”,也许“点燃”了他们的希望,让他们长久地感到温暖。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