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上海文艺界深化体制改革打造精品扶植新品

来自:上海市人民政府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283

  以精品工程为抓手,促进优品、新品创作。上海文艺界不断深化文艺体制改革,探索健全创作机制,精益求精打造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努力创作一批代表上海水平的优秀作品,积极扶植以青年艺术家为骨干的新创作品。目前,昆剧《班昭》、交响乐《天地人和》正在全力冲刺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越剧《家》、舞剧《霸王别姬》正在精心修改,争取跻身新一届文华大奖;电影《邓小平:1928》等一些重大题材的影视作品,正在抓紧摄制;一大批舞台、影视、文学、美术的新创作已经启动。
  以“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为抓手,上海对艺术精品的打造已形成剧目责任人制、专家论证修改例会和鼓励青年演员担纲的AB角制等行之有效的运作机制。从去年起,上海重大文艺创作领导小组就向精品工程初选剧目的责任人颁发任务书,强调院团是创作和演出的主体,院团长是修改排练的责任人。这一举措强化了目标责任,细化落实了各工作要素,成效显著。在精品修改中,认真听取国内专家和各方人士的意见,已成为院团修改剧目的必要前提。昆剧《班昭》已演出了57场,是建国后新编昆剧剧目演出场次最多的一个戏。入围今年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初选剧目后,《班昭》剧组反复听取各方专家意见,目前正在对剧本的人物刻划、舞台表演的诗化处理和舞美意境提升作进一步修改。而交响乐《天地人和》采纳了专家的建议,努力注重提高演奏水平,加强新作品的阐释和介绍。为了加强对青年演员的培养,昆剧《班昭》已实施AB角制。
  蔡正仁、张静娴等著名艺术家与张军、余彬、黎安等组成AB角阵容,以老带青,互相切磋,增强了剧目的活力。
  在精品、优品、新品创作的题材选择上,注重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弘扬民族精神、反映上海历史风貌和现代国际都市风采。最近,上海电影集团公司正在抓紧拍摄《邓小平:1928》,这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影片,以惊险片的样式,展现邓小平同志青年时代的风采,将在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之际与观众见面。反映上海现代船造工业变迁和产业工人命运的电视剧《龙家故事》正在积极筹拍。展现鲁迅生命最后历程的影片《鲁迅》也将由著名导演丁楠执导。而反映农村文化生活的《自娱自乐》和城市风情的《2046》两部影片即将上演。根据小说家高晓声的小说《雪夜赌冻》改编的歌剧《赌命》,以现代歌剧样式融合民族文化要素,揭示人生的哲理,在瑞士首演获得热烈反响后,正作新一轮的修改,争取参加本届上海国际艺术节。
  在面向演出市场的过程中,上海的文艺院团坚持以演出为中心,以精品力作为院团品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近几年来上海文艺院团的演出场次逐年递增,今年上半年又达到同期最高水平,下半年比上半年还将有较大增长。上海一些文艺院团已逐渐认识到:演出是中心,而创作是品牌、是后盾,是演出得以持续发展的保证。今年各文艺院团计划排练的新剧目选题已有六十余部,目前正在重点推进的作品达二十多部。由尚长荣、关栋天主演的京剧《廉吏于成龙》正在修改复排;为谷好好、张军等昆剧新秀度身打造的新编昆剧《一片桃花红》今年将公演;木偶剧《新哪吒闹海》,采用人偶共演的样式,以现代理念演绎古代哪吒的神话故事。此外,话剧《金琐记》、舞剧《白蛇传》、《香格里拉》也将在年内陆续与观众见面。展望下半年的文艺舞台,将是一片多姿多彩、琳琅满目的景象。
  市委副书记殷一璀日前在调研中指出:文艺体制改革为我们的创作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出人、出戏、出作品是我们改革的重要目的。要坚持以演出为中心,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对重点创作要有规划,要积极发现题材,精心组织创作,形成精品、优品、新品的良好创作机制。要力戒浮躁,精心打造一批精品力作,积累一批上海的优秀作品,为丰富中华民族的文化艺术宝库作出贡献。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