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一边是刺鼻的污水、高耸的烟囱;一边是盎然绿意、鸟语花香―――在上海石化厂区,记者日前看到奇特的一幕:就在该厂环境最恶劣的地方,居然有个特大型生态园。悠然自得生长的各种动植物,承担着一种特殊职能―――24小时动态监测工业污染对环境的影响。
据悉,这样的生态“环境晴雨表”,在全国工业企业中还相当罕见。上海石化有关人士说,石化企业对生态难免造成影响,但这个影响到底有多大?用什么方式,可以将影响降到最低程度?传统的环境监测数据显然不能提供完整的答案。建设一个生态园的设想就此浮现:让动植物24小时生活在这里,动态观察它们的繁殖、换毛、成长等自然现象,就可以得到一幅完整的“环境晴雨表”。
在生态园中生活的,不少是对生存环境特别敏感的动物。比如,人们熟悉的梅花鹿,就在生态园的西北角安了“家”。那是去年9月,上海石化环保中心向上海野生动物园领养了一头6岁的母鹿和两头刚满四个月的幼鹿,半年过后,鹿妈妈已经产下一个健康的宝宝。另外两头小鹿也在茁壮成长,其中一只雄鹿头上的鹿茸也有5厘米长了。
小鸟们也是生态园的重要“住客”,据说其“换毛”行为对空气变化十分敏感,最适宜用来对环境进行监测,现在生态园已经有了红腹锦鸡、鸳鸯、芙蓉鸟、相思鸟等20多个品种100多只小鸟,它们已经在生态园约100平方米的鸟园内快乐地度过了一个冬天。鸵鸟、草鸭、甲鱼、棕鹅……生态园里的住户越来越多,“晴雨表”的内容越来越丰富。而且,这儿现在还是金山区重要的青少年科普基地。
这个生态园还是一个露天实验室,人们希望借助这个“平台”,找到工业与生态和谐共处的方式。外面的污水处理设备气味刺鼻,但仅隔一道绿化带的生态园内,空气却相当清新,绿化带过滤废气的作用在此得到了最生动验证。无独有偶,净化过的污水,排放后是否真的不会对动植物造成伤害?在生态园中,鱼儿们正在污水处理后的水中快乐地游动,也许数年之后,它们能告诉我们最终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