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欧洲顶级的物流博览会从德国移师上海,首次有了中国版―――由世界十大展览公司之一的慕尼黑国际博览集团主办的“中国国际物流、交通运输及远程信息处理博览会”,5月11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正式拉开帷幕,76%的参展商来自国外。多媒体演示、实物秀,精彩纷呈的展览形式使抽象的物流概念一下生动起来。第三只眼看顶级物流展,我们还看到了鲜明的反差。
一边开来“沃尔沃”一边只有几块展板
一辆“沃尔沃”载重货车显眼地停在那儿,走进敞开的车厢,装货区和相关装置历历在目,接待者送上详尽资料,从货车介绍到物流设计提示一应俱全。相比这家国际展商,在作为物流展配套展会的中国国际港口航运博览会上,大多数国内展台只有彩色展板和简略的书面资料,带有实物的寥寥无几。
简单如货物打包塑料箱,复杂到货运汽车实物展示、物流系统软件的实际操作演示,物流展上,参展商无不使出“十八般武艺”。不同货物的周转箱及托盘有何区别?物流系统软件的操作过程怎么样?成功案例有哪些?通过现场的生动演示,这些问题迎刃而解。一群参观的物流专业学生说,比起单纯的文字说明,实物和演示更吸引人。
有些航空公司不仅带来了飞机模型,还把展台布置成机舱模样,参展商和参观者直接在“机舱”内进行洽谈。阿联酋航空货运公司更是请出漂亮的空中小姐“坐镇”,服务特色一览无余。
一边是完整产业链一边吆喝卖指甲钳
本次物流展全面展示了物流概念,产业链上各个环节紧密相连,集“信息、运输、存货、仓储、搬运、包装”为一体的特色十分清晰。专业的参展商随时准备为不同客户“度身定做”物流方案。
在某家人头涌动的软件开发企业展台前,笔者看到,按照他们的工作流程,将对客户、市场分别进行“门对门”的调研,最后为客户作出完整的物流链设计。
可是,作为现代物流重要内容的国内港航业,却仍将展览重点集中在机械装备、集装箱设备等传统内容上,有个别参展商竟向参观者兜售指甲钳、按摩器等商品。面对如此格格不入的现象,这家冠以“电子设计”企业的负责人尴尬地解释,这是送给参观者的礼品。但一边的销售员却已忙不迭向笔者推销起来:“十元一套,推广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