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越南希望引进人造板生产线,伊朗需要硅藻土加工设备、印度急购方便面流水线……新年尚未来到,上海技术交易所明年技术需求订单已纷至沓来。12月25日技交所成立10周年回眸研讨会透露:上海倾力构建的综合性技术交易服务平台作用日益显现:每月平均有100多个中外技术转移项目涌入交易所,今年,技交所已成交项目2.47万个,交易额突破125亿元。
上海技交所是国家科技部与市政府共同组建的首家国家级常设技术市场,有“科技红娘”之誉。科技兴市战略的确立,全球技术转移热潮的涌现,“科技红娘”如何走出上海,跨地域、跨行业,促进更多的技术商品化?“企业要啥,我们找啥。”
技交所立足上海,服务全国,开通“全国企业技术难题求援专线”,已收到全国各地技术难题1.5万项,通过广发英雄帖,为外地经济和企业解难题。河南省莲花味精厂谷氨酸发酵率低,经技交所牵线,与华东理工大学合作开展“优化发酵技术”产业化,可望使味精生产效率提高15%,企业每年可增收1.2亿元。技交所还将一些相邻或互补的技术优化组合,西部不少省份把生态环境恢复和重建作为重头戏,技交所将“国内外高效速生经济林及多用途树种引进培育技术”和“新红木产业开发新技术”两项成果组合,开辟了植树造林与经济效益双丰收的新路,广受欢迎。据统计,在技交所的牵线搭桥下,上海每年有近万项成果远赴西部、东北、长三角,为当地经济增加增长点。
在国际技术产业转移中如何当好“二传手”?技交所双管齐下:引国外先进技术进国门,导国内成熟但利润空间不多的技术创外汇。该所与联合国亚太技术转移中心、俄罗斯科技合作创新服务中心等国外30多家技术中介机构“手牵手”,引入韩国纳米银等先进技术,同时输送无纺布等一批项目到印度等国挣外汇。技交所还建立远程查询系统、全国首个技术交易专业网站、全国首个ATM城域网,开通“联合国中小企业技术网”中国唯一的门户网站,使交易网络触角伸展到20多个国家100多个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