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福建万余“连家船民”上岸定居

来自:上海福建人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366
卷起船舱里的旧铺盖,收拾起米缸炒锅,林学新又转身看了一眼舱内,欣喜之余又有点留恋。舱外,当地街道组织的服务队正忙碌着帮船民们搬家。远处,矗立着一幢幢为船民们新建的楼房。5月底,曾祖祖辈辈住于城市内河船上的福州市最后1000多名“连家船民”,弃船上岸,开始了崭新的生活。目前,福建福建全省已有万余连家船民上岸定居。
  连家船民,人称“海上吉卜赛人”,多集中在闽东一带。新中国成立以来,福建省各级政府曾两次大规模帮助连家船民上岸定居,但直至本世纪初,福建沿海仍有近3000户、1万多名连家船民,居住在船上,漂泊于河海,成了福建困难群众中最贫困的一支。
  “乐业方能安居。实现上岸定居不仅要解决住所,关键是要帮助他们掌握一项致富技能。”宁德市委书记陈少勇说。宁德市率先实施了让全部连家船民上岸生活的致富工程。福建省、市、县、乡四级政府采取每户补贴1300元、免费提供土地、免征各项土地税费等措施,全力帮助连家船民上岸定居。今年开始,部分连家船民还享受到了人均每年1000元左右的农村“低保”补贴和省里为困难群众解决住房的优惠政策。濒临三都澳海湾的宁德市蕉城区八都镇海星村,是个新建的连家船民村,每户面积大多在100平方米左右。村里水、电、电话、电视、道路“五通”,不少家庭还用上了液化气。目前,宁德市67个连家船民村都已新建了小学,这两年,连家船民子弟中还破天荒地出了50多位大学生。
  车行闽东,人在画中。5月28日,记者在福安市溪尾镇溪邳村看到,一排排整齐的多层红砖楼房沿海而立。“我们村545户、2400多人,全是近年搬上来的连家船民。”村党支部书记刘向禄介绍说,针对连家船民家底薄、技能差的现状,福安市与中国扶贫基金会联合利用小额信贷的方式,在连家船民中实施“自力工程”。5户组成一个联保小组,5组结成一个中心;不需抵押,每年为每个贫困户提供1000元贷款;信贷部门为每个中心配备1名项目发展指导员,市水产、农技等部门也指定1至2名技术人员定点挂钩各个中心,每周开展一次技术培训、解难答疑。村党支部带领63名党员与全村贫困户组成了100多个各类生产联合体。村委会主任欧成寿先后与9户船民组成网箱养殖黄花鱼和滩涂养蛏联合体,不仅安排20多名船民就业,还使每人月均增收600元。如今,村里545户连家船民均已掌握1至2门实用技术,去年人均纯收入3400多元,是上岸前的3倍多。
  今夏是福州市承诺让全市1000多连家船民上岸之期。“政府惦记着我们。”刚搬进新家的林学新一边整理锅碗瓢盆,一边告诉记者,年初以来,市里对连家船民逐一统计造册,为部分特困船民提供了廉租房或腾退房,并安排其中100位“4050”人员担任道路保洁员或护河员。“最要感谢的是市里帮助我们解决了看病难。”在闽江口漂泊了大半辈子的林兴聚最担心的事有了着落,市政府在船民集中的台江、仓山两个区,专门指定区级以上医院,为他们中的特困者办理了医疗优惠卡。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