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游峰为武夷第一胜地,“天游峰上观武夷,黎明云海尤为奇”。山廻路转上天游,乐在其中。 林辉龙 摄
五一期间,记者在闽越王城遗址看到,这里的旅游内容又增添了许多,有古越人阙楼迎客、古越风情表演、乘独轮车游民俗村等等。三年前曾到过武夷的江苏游客聂先生说:“今年的武夷之旅,更加让人兴奋。”据了解,连日来,武夷山中心景点如天游、九曲溪每天游客都在3万人左右,青龙、龙川、曹墩等乡村旅游点,每天的游客也有3000多人。
其实,武夷山的五一旅游热是在意料之中的。4月23日至25日,在为期3天的南平市(上海)优质农副产品展示展销暨旅游资源推介会上,南平市多家旅行社就与上海十强旅行社进行对口洽谈,共签订旅游组团人数2422人次,金额186万元。
武夷声名,远播在外。怎样做大做强这一品牌?
近年来,武夷山旅游基础设施已得到极大改善。全市共有宾馆、酒店220家,床位数2.2万张,比2000年分别增加55家、7000多张。武夷山机场的航线增至27条,去年旅客吞吐量达38.5万人次,在全国120多个机场中的排名上升到46位。开通的铁路线路则由最早的3条增至14条。
随着交通的便利,游客纷至沓来,而且多集中在“五一”、“十一”等节假日,一度造成核心景区不堪重负。为缓解旅游压力,挖掘武夷旅游资源,武夷山市适时出台政策,鼓励开发乡村旅游。一时间,乡村旅游开发如火如荼。在九曲溪上游,桐木溪漂流、大峡谷漂流、曹墩民俗风情游等“新鲜出炉”,下游则推出城村民俗旅游、古粤文化游。同时,武夷街道推出了下梅古民居游、龙井山休闲游,五夫镇推出了朱子文化旅游等,从而在武夷山形成以风景区为中心向周边迅速“膨胀”的旅游态势。今年,武夷山市还计划用一年时间,创建一批符合国家A级标准的乡村旅游景点。周边景点的开发,使武夷山的旅游容量也迅速提升,旅游范围已从原来的70平方公里增至175平方公里,主要旅游景点从原来的3个增至16个,旅游日接待能力则扩大到4.5万人次。
作为双“世遗”,文化旅游正在武夷山悄然兴起,如武夷宫演义厅、南源岭民俗风情园、城村古越文化表演等,文化内涵的发掘,使武夷山的旅游实现静动相谐,游人一方面沉浸在优美的山光水色之中,一方面又能品味历史与文化的气息。
在抓好武夷山旅游景区建设的同时,近年来,南平市还着力构建以延平湖、茫荡山为重点的新兴旅游区,推进邵武和平古镇、天成岩,建阳白塔山,建瓯万木林和顺昌华阳山、宝岩寺等8大景点的开发建设,促进旅游线路的联网和对接,形成“北山南水”大武夷旅游圈,让武夷品牌获得最佳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