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期间,工厂放假,110多万外来民工如何度假?在江南某包袋厂打工的江苏籍的张先生告诉记者:“越是节假日,各类服务和商品的价格就越贵,我们没有财力支付消费,在工业区里也没地方玩,只能玩牌睡觉等开工。”
在黄金周匆匆的人流中,的确鲜见民工的身影。来自重庆的屈先生说:“黄金周不要光看城里人怎么游,还要看我们外来工怎么过。”然而,黄金周期间的各公园、娱乐场所等的高消费令他们望而却步,惟一的娱乐就是几家小录像厅和设备简陋的歌厅。
中小学生和老人同样也是较少为人所关注的群体。据了解,市区中小学的春游活动都在“五一”前开展,而7天长假就放任学生在家或社会上游荡。在采访中,不少家长对学校介入黄金周持肯定意见。“把春游放在黄金周期间,有利于学生的管理,而且能让学生在集体中过个更有意义的节日。”学生家长钟先生说。对于体力较弱的老人来说,行程紧张的长途旅游显然并不合适。如果有关部门能开展如南音歌会、游园活动等泉州本地文化游,并将其引入成为泉州旅游的一道风景,老人也不会成为旅游中被忽略的群体。
泉州很少适合农民及外来民工等群体的有针对性的旅游消费服务,在旅游业的产品链条上,更缺少相应的旅游产品。专家指出,如果没有外来民工、中小学生、老人等群体参与旅游消费,泉州想成为旅游大市,只能圆上“半个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