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龙岩旅游借翅腾飞

来自:新华网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411

   随着冠豸山机场首航成功,一条连接红土地与蓝海洋的旅游黄金走廊正在福建海峡西岸经济区崛起———

4月25日,对286万闽西人来说是一个特别的日子。随着厦门航空公司一架波音737在冠豸山机场平稳着陆,萦绕在闽西人心头20年之久的腾飞之梦终于实现了。冠豸山机场首航成功,标志着一条连接红土地与蓝海洋、闽西老区与沿海特区的空中走廊正在形成,闽西正式融为海峡西岸沿海经济区,闽西旅游及经济发展掀开了新的一页。

厦门航空港与冠豸山机场联姻。厦门特区与闽西老区的对接,不仅盘活了闽西的旅游资源,扩大了厦门特区的辐射半径,而且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如何融入沿海发达地区趟出了一条新路。

然而,近年来,尽管冠豸山、永定土楼和红色圣地———古田会议旧址等景点在旅游界声名鹊起,福建省也将其列为重点旅游区,但由于崇山叠嶂的隔阻,缺乏双翅的冠豸山及龙岩旅游却无法飞向云端,飞向山外的世界,旅游业一直在低位徘徊,与国内著名景点相比相去甚远。

龙岩地处福建之西,通称闽西。西部与南部分别与赣南、粤东相邻,北靠本省的三明,东临厦、漳、泉,面积1.9万平方公里,人口286万,境内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但是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特别是交通建设受重峦叠嶂的局限,区域内只有一条铁路与省外相通,至今没有一条航空航线,交通成为制约其旅游发展的瓶颈。从厦门等沿海地区到龙岩,无论是搭乘火车还是汽车,耗时都在5至6个小时以上。

穷则思变。冠豸山及闽西要想走出深山,走向沿海,走向世界,出路只有一条———建设空中航道。经过建设者们500多个日日夜夜的艰辛奋战,冠豸山机场至2004年元旦前夕完成投资1.56亿元,建起了航站楼、航管楼、停机坪、办公生活区、围场公路等主体工程。2004年元旦,冠豸山机场成功进行了试航。一座现代化机场在冠豸山下、石门湖畔拔地而起,268万闽西儿女终于拥有了自己的机场,终于圆了一个飞天的梦。闽西人以壮士断腕般的决心,向国内航空界抛出了绣球,他们果断决定:把龙岩冠豸山机场以资产划拨的形式交付有关航空港公司运作。

“一石激起千重浪”。这一大胆而又富有创意的决策,吸引了国内众多空港公司的眼球。之后,经过一次次谈判、角逐、论证、考察,最后,厦门国际航空港集团有限公司取得了冠豸山机场的经营权。龙岩市付出的是一个盖好了的机场,得到的是厦门空港为冠豸山机场开辟的一条条旅游线,目前,厦航已正式开通了飞往深圳的航线,并且在近期开通至厦门、上海航线;同时还在积极争取开通飞往北京、福州、郑州、昆明等地的航线。届时,从连城飞往厦门仅需30分钟,飞往上海只需1小时。

空中桥梁架起来了,冠豸山这个原不起眼的闽西小城区位优势凸显出来了。连城地处闽粤赣三省交界地带,位居闽南金三角的腹地。航线的开通,为闽西旅游搭建了一个平稳的空中平台。据了解,冠豸山机场将有力地辐射周边200公里左右交通半径,为以永定土楼、闽西梅花山虎园、古田会议会址,乃至红色故都———江西瑞金为旅游目的地的旅客提供了最佳出入通道。

“机场的航线开到哪里,市场就做到哪里”。随着冠豸山机场的通航,纯朴的闽西老区人民,不再困囿于封闭的格局,他们主动对接厦门、深圳、上海等沿海旅游市场,积极拓展台港粤及东南亚国际旅游市场。冠豸山及龙岩,如同腾空的银鹰一样,携雷掣电,展翅翱翔。(福建记者站 史蔓蓉 易盛)

短评

  山海联姻 共创双赢

厦门航空公司的波音737在连城冠豸山机场首航成功,标志闽西旅游与厦门、深圳等沿海发达地区旅游市场对接成功,标志着红土地融入了蓝海洋。对冠豸山乃至闽西来说,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冠豸山机场是闽西革命老区第一座现代化机场,也是闽西旅游走出深山、走向沿海、走向世界的惟一空中通道。令人感动的,不仅仅是老区人民像当年支持红军一样支持机场的建设,更是老区人用壮士断腕般的决心,几乎是无偿将一座现代化机场划拨给厦门航空港有限公司。“不求所有,但求所在”,它充分体现了老区旅游渴望走向世界雄心壮志,体现了老区人强烈的市场意识,也体现了厦门、深圳等沿海发达地区扶持革命老区的深情厚谊。

冠豸山机场成功运营,为内地与沿海、欠发达地区和经济特区的旅游合作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模式,那就是旅游资源与旅游市场互补、山海联姻、共创双赢。它一方面弥补了厦门、深圳等沿海新兴城市旅游资源的不足,另一方面为长期困囿于深山革命老区旅游,提供了借翅腾飞、走向世界的双翅。正如闽西人所说:“机场航线开到哪里,市场就做到哪里。”(夏文)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