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车指南

来自:上海市人民政府   作者:上海福建人 访问量:355

上海今年交通规划:解决“换车难”


  轨道交通建好了,市民却要走好远的路才能换乘公交。交通规划部门也有苦衷,轨道交通沿线的住宅建得比站台还早,要找块地建换乘站,就像“打补丁”―――日前,从市城市交通管理局获悉,今年上海将编制完成10个交通专业规划,通过规划先行,让城市交通布局“一次成型”,避免今后再遗憾地“打补丁”。
  上海已经启动建设一个覆盖全市市域范围的轨道交通网络。以轨道交通网络为主,辅以公交汽车短途接驳,它将成为未来上海市民公交出行的主要手段。但是在以往的轨道交通规划建设中,往往忽视换乘问题,市民对此反应颇为强烈。市交通局有关负责人称,充分发挥规划在交通组织中的龙头作用,在覆盖整个市域范围的空间形态中统筹安排交通出行线路,是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对城市交通的内在要求。从今年起,上海中心城区的轨道交通规划和审批项目,将把公交、出租车等换乘枢纽结合在内,一方面方便市民出行,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城市交通运营的效率。
  上海城市建设的重点正跳出中心城600平方公里,转向全市6000平方公里市域范围,而郊区将成为今年交通规划的“新战场”。与中心城区交通相比,郊区无论从线网密度、运行间隔还是车辆配置上,都显得相对薄弱。交通规划部门表示,上海郊区的交通规划目前还是一张“白纸”,有很大的发挥空间。因此规划编制中将吸取中心城区“打补丁”的教训,充分考虑各种交通方式的结合,做到“一次成型”不返工。据悉,从今年开始,上海城市交通将着手实施从一级管理变为分级管理的试点,各区县也将依据统一标准制订各自的区域性交通专业规划,最后纳入区域总体规划实施建设。
  在规划交通设施建设先行的同时,交通信息化系统规划也已经浮出水面。今年起,上海将启动出租汽车信息服务调度系统,实现出租车运营以扬招为主向电调和站点供车为主的转变;建设公交运营管理信息系统,实行运营全过程的实时监控和电子化处理;公路长途客运、陆上货运交易、车辆停泊等都将逐步纳入联网管理。预计明年,上海就将建成一个交通综合信息平台和以电子地图为支撑的基础数据库,各类交通信息尽在掌握中。2005年,上海还将建成一个具有网上办事功能的交通“公众服务网”,为市民的各类交通出行提供服务,而同期建成的一个“监控中心”,将有效实施交通的调度和管理。
  相关链接
  
2004年将完成的10个交通专业规划
  区域交通专业规划、世博会综合交通规划、临港新城公共交通专项规划、2010年公交线网优化调整规划、公交始末站规划、公交专用道规划、公交停车场布局规划、中心城出租汽车候客站布点规划、跨省市公路客运发展规划、静态交通规划纲要及公共停车场布局规划。
  2004年交通设施建设目标
  开工20个交通换乘枢纽,推进与轨道线配套的12个枢纽站和与中环配套的7个枢纽站,新辟调整13条公交线路,建成350个出租汽车候客站,川路、长江西路公交枢纽站与地铁1号线北延伸段同步投入使用,建成包头路、华泾、龙华西路等三个公交始末站。

相关阅读